2018年11月16-19日,中国物理学会物理教学委员会主办的“第十三届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在深圳举行。为了提高工作室学员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学习全国各地先进教学理念,适应核心素养和新高考要求,重庆市高中物理王安民名师工作室全体学员在主持人带领下前往大赛现场观摩学习。
在赛事承办方——深圳市桃源居中澳实验学校的校园里,设置了“初中A组”“初中B组”“高中C组”“高中D组”四个赛课场地和一个教具展评场地。赛课场地每半天分别展评2个课题8节课,观众得以欣赏来自不同省市(区)的老师同课异构,在高水平的比较分析中探讨不同课题的教学逻辑、实验创新和活动设计。
17日上午,工作室团队到高中D场地集体观赛。D场地前两节课由澳门浸信中学的刘美仪老师与重庆市第29中学的李华兵老师先后执教“力的合成”课题。李华兵老师用三峡纤夫的场景引入,具有极强视觉冲击力的视频材料配合教师极富感染力的说明,立刻将学生引入课堂情境中。紧接着,他通过自制橡皮筋拉船的演示实验,让学生直接观察到“合力”从作用效果上替代两个“分力”的情景。在学生实验中,李老师在实验结果处理环节更加符合逻辑,他引导学生从代数和几何方面,根据力的图示对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做出猜测;随后,引导学生通过几何作图法画出两个分力所构成的平行四边形及其对角线,并将标准图形中的对角线与实验中画出的合力做比较,考虑误差影响后,最终验证了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整个教学过程始终注意为学生留足思考空间,并注重学习习惯与实验规范的培养,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完成有效认知。
在随后的一天半时间里,工作室主持人与学员根据自身特点与兴趣,分别前往不同赛场观赛。经济发达地区的教师选手将传感器、照度计、发电机等先进实验仪器大量引入课堂,成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也令观众对其站位与视野产生钦佩之情。传统教育大省的教师选手其课堂设计逻辑严密,活动设计巧妙,课堂推进整体平稳、高潮迭起,让大家了解到深入分析教材学情、严谨设计教学流程与教学逻辑、创新实验增加现象和结果的可视性等基本教学能力的重要性。还有很多教师选手通过新颖的实验设计、自制教具、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具有亲和力的教学仪态等亮点征服赛场,在工作室里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讨论。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家的热切期待下,李华兵老师从64堂课中脱颖而出,如愿捧回了国赛一等奖奖状。这个成果是李老师和赛课准备团队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精神的直接体现,也是对工作室全体学员的重要激励。
通过本次国赛的现场观摩学习,让工作室学员们在同课异构和主题研讨中感受了优课结构设计的逻辑性、学生活动的主体性和思维进阶的层次性,提升了学员们的课堂设计能力和物理实验创新能力。以全青赛为山巅,登高望远,脚踏实地,迈向成功的彼岸!
重庆市教育评估院 重庆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
电话传真:023-67715619 电子邮箱:cqspgy@126.com
地址:重庆市江北区欧式一条街兴隆路20号 邮编:40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