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31至8月5日,两年一次的全国数学教育学术年会在贵州师范大学(宝山校区)成功召开,包括院士、教授、副教授、讲师、高校硕博士、教研员、中小学教师等900多人参与了会议。本次年会邀请了7位著名的院士教授分别进行了大会报告,此外还安排了6个专题报告、48个分组报告及1场研究生论坛。分组报告的汇报者绝大部分来自于高校,在十几个中小学教研员及教师的汇报者中,重庆市高中数学张晓斌名师工作室独占4人,汇报时长近100分钟;工作室主持人张晓斌老师还受大会组委会邀请担任了分会场主持人。
8月1日16:10起,在第13组分组报告中,工作室两位成员依次登台汇报。首先是工作室学员、重庆市育才中学范美卿老师分享了《关注中学数学课堂中的数学思维》,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他的研究,尤其对“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思维训练”进行了重点阐述,从教师课堂引导方式的优化、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学生思维指向、重视思维训练的教学内容安排、改进思维训练的学生活动形式等角度进行论述。
接下来,工作室主持人、市教科院研究员张晓斌老师分享了《新课程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实践研究》,该研究不断挖掘和提炼出了高初中数学衔接教学的6条有效途径:熟读新课程标准,准确把握透彻;通过问卷访谈了解初中学情,准确把握学生认知结构;积极参与初中教学教研活动,加强高中教学交流,开展联动教学;放慢起始教学进度,逐步加强教学节奏,琢磨小学初中的基础;“引入活动”解释知识发生发展的形成过程;采用单元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习惯。单元教学是一个结构化的教学,自主研究,破疑答疑,达标训练。
与此同时,在第16组分组报告中,工作室学员、长寿川维中学段喜玲老师登台发言,分享了《落实数学核心素养教学实践初探——暴露学生思维过程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研究。段老师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详实论述:一是暴露学生思维过程的必要性;二是暴露学生思维过程的有效方法;三是暴露学生思维过程落实核心素养;四是暴露学生思维过程的误区。
8月2日10:10起,在第30组分组报告中,工作室学员、重庆复旦中学李波老师登台汇报,分享了《立意核心素养,创新教学设计——以“幂函数性质探究”为例》的研究。李老师把新课程理念贯穿于每一节课堂,让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不只是一纸空文,而是创新教学设计,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养成入手,踏踏实实钻研教材与课标,做到真正的以学生为本。这让“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理念不是高高在上,而是落地生根,接地气。
此次学术年会上,在全国众多高校专家和一线名师等提交的三百多篇论文中,工作室成员的4篇论文脱颖而出,被推荐至分组报告会上作发言交流,实属不易。工作室的汇报不仅理论扎实,而且操作性强,以一线调研为基础、以客观数据为依据,彰显了重庆数学教育之学术风采,获得了与会者的广泛赞誉。
重庆市教育评估院 重庆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
电话传真:023-67715619 电子邮箱:cqspgy@126.com
地址:重庆市江北区欧式一条街兴隆路20号 邮编:40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