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值此2024新年之际,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中共重庆市教育评估院党总支委员会、重庆市教育评估院向全院干部职工、离退休老同志表示最美好的祝愿和最崇高的敬意,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和帮助我院建设与发展的各级领导、广大师生和家长、社会各界朋友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诚挚的祝福!
岁序更替,生生不息。教育评价伴随教育产生而产生,并随教育发展而发展。古往今来,教育评价的证据都源于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教育事实,由此形成一种惯性认知:评价向过去似乎是天经地义的。然而,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教育评价是正在生长的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向未来,教育才能更加美好!回溯历史,无不给我们这样的启示。
评价向未来就是要勇立潮头,开风气之先。3000年前,我国正处于奴隶社会鼎盛的西周时期,当朝建立了“选贤贡士”制度,通过“升学选士”和“任官贡士”两种形式,对德行与道艺优秀的人才进行选拔,正如《周礼·乡大夫》记载“考其德行,察其道艺”。自此,我国便成为世界上最早实施人才选拔制度的国家,以后各朝各代损益变化,相沿不辍,持续实施了三千年之久,其历史之悠久、形式之多样、经验之丰富,皆为世界教育史所仅见。历史绵长,蔚为大观!
评价向未来就是要不拘泥于过去,敢于向未知迭代前行。300年前,我国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制发展到顶峰,产生于隋唐的科举制度发展至明清时期,呈现“成熟之余陷入僵化,绚烂之极趋于腐朽”的特点。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在发展演变中,逐步让读书人以“金榜题名时”为唯一的追求,其志在功名利禄,而非治学,进而出现“科举兴、学校废、人才衰”的局面。而与此同时,西方国家先后掀起启蒙运动、工业革命等一系列变革,西班牙、英国、美国先后坐上世界霸主的位置,现代教育评价也于20世纪在美国诞生,打开了与科举制度完全不同的评价世界,带来了现代教育的普及与繁荣。盛衰变化,系于守旧与创新之间。
评价向未来就是要汇集群智,携手一起向前走。30年前,北京理工大学于1994年成立了“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所”,成为我国第一家专门从事教育评价的社会中介性质机构。这是我国教育评价引进和借鉴西方现代教育评价理论之后自主探索之始,其最大的突破在于在传统“官评”之外开辟了“民评”的广阔空间。随后,各种类型的第三方教育评估机构不断涌现,重庆市教育评估院就是在这样的历史大潮中成立的。30年来,我国教育评价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政府和民间的共同推动下,从理论到实践都走向了一片新天地,并且越来越有中国味。我们超越西方四代评价理论,提出并探索创生价值、育人本位、智能特征、服务取向的第五代教育评价,就是这种努力的结果。
评价向未来就是要牵引改革,创造美好教育。3年前,我国教育评价迎来了历史性的变革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教育评价改革的系统性文件《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并先后推出系列配套政策,全国各地各校各相关机构针对“五唯”顽瘴痼疾,深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评价体系不断完善,评价牵引教育改革成效显著,影响力明显提升,在办人民满意教育、成就美好教育上阔步前进。我们携手香港教育评议会、澳门中华教育会牵头成立了华夏教育评价联盟,举办了教育评价国际会议,开展中老、中泰、中非(乌干达)职业教育在线国际课程认证,承担教育部和多个省市监测、评估、认证项目,评价服务教育改革发展迈出了可喜步伐。
新元肇始,逐梦征程。2024年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用力之年,是教育数字化转型持续变革之年,也是教育评价改革持续深化之年,让我们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做信仰坚定的实干者、毫不懈怠的创新者、搏击风浪的弄潮者,面向美好未来而评,为了美好教育而评,在建设教育强国新征程上谱写教育评价新华章!
重庆市教育评估院 重庆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
电话传真:023-67715619 电子邮箱:cqspgy@126.com
地址:重庆市江北区欧式一条街兴隆路20号 邮编:40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