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聚巴幼 研修学习
2018年10月22日,重庆市学前教育罗虹名师工作室全体学员在主持人罗虹导师的组织下齐聚巴蜀幼儿园,与27个区县66所幼儿园的园长、骨干教师一同参加了由重庆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与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办、巴蜀幼儿园承办的为期5天的“重庆市普惠幼儿园园本教研设计与组织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
开班典礼上,罗虹导师字字珠玑、言之凿凿,温情传递巴幼文化,令人叹服巴幼作为示范园的辐射作用与责任担当。渝中区教委副主任李嘉婧、渝中区综合科科长俞罕贝到会并祝贺重庆市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高级研修项目落地巴蜀。
研修的第一讲围绕教师最关心的话题——“教师专业成长”展开。重庆市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院长李大圣以哲学的视角、专业的研究、幽默的话风、生动的案例,与学员们畅谈基于自我实现的教师成长。李院长以“学习力就是竞争力”“征服至高,志气重于氧气”“成长的原则:共生与日新”“自助即天助:责任百分百心态”“确认专业性向,完成自我实现”五个观点,用“优秀教师素质特征”“好教师素质”“优秀教师品质”三面镜子,引领学员们“吾日三省吾身”。
下午,北京西城教育研修学院特级教师、教研员沈心燕用“把握三个特点”“明确三个指向”“加强三个结合”“做到三个注重”为学员们澄清了园本教研的内涵与外延,深度解读了园本教研“研什么”的问题。沈老师以三个问题为出发点,引导学员思考如何在“研师”“研研”中支持教师的“研生”“研学”。通过案例交流,学员们对园本教研有了新的认知,并相信这种新型、开放、平等的教研方式,会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幼儿园保教质量。
未来已来 教师何为
23日上午,罗虹园长以《未来已来:教育何从 教师何为》为题,以全新的视域,呈现了一场具有专业深度的专题讲座。“未来的学校是怎样的”“未来需要怎样的教师”“智能化时代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罗园长的“教育三问”犹如投石入湖,迅速点燃了全场学员的思维空间。
在信息爆炸、知识更新,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今天,教育应该走向何方?这是当今教育界和全社会需要直面的问题,从“杏坛讲学”到“文字典籍”到“互联网+教育”,教育时空从一元到多元,学习方式从单一到多维。未来学校必将成为“学习中心”“生活空间”和“交往平台”的综合体,面对未来,变革不再是教育的附属品,而是教育的本质状态。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教师需要厘清对教育的认识,以生命立场坚守教育本质、以自我导向学习推动认知升级、以研究实践为行动支架,坚守专业伦理,通过文化熏染、阅读积累、实践反思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通过理性判断和审慎选择,找到理性与现实的结合点。不管教育技术如何变化,人们对社会交往和情感沟通的本质需求不会变,教育应该有“生命在场”。
下午,巴蜀幼儿园课程部部长、学前教育罗虹工作室学员陈洁与园务部执行部部长林檬分别以“基于儿童发展的园本教研”和“幼儿园日常督导的思考与实践”做了精彩的专题报告。陈洁老师结合案例生动地介绍了巴蜀幼儿园如何通过基于问题导向的教研定位,借助预知与互动的教研方式,来建构聚焦儿童发展的园本教研模式,让大家深度了解巴幼“让专业信仰成为团队共振”教研文化引领下的深度园本教研。林檬老师从“为什么园所要开展督导”“巴蜀幼儿园如何开展督导”“督导对巴幼产生了哪些效果”三个维度,清晰细致地介绍了巴幼“1-6-3”扁平化管理模式,以及巴蜀幼儿园数字化管理平台在日常精细化管理中的运作经验。
学习焕发生命活力,专业成就人生理想。未来已来,让学员们从当下开始,为未来而教、为未知而学,努力成为具有问题意识、实践反思能力和自我建构的能力的新型幼教人。
共同学习 自我导向
24日上午,西南大学教育学院的苏贵民教授为学员带来了“幼儿教师工作坊的原理与实践”专题讲座。苏老师从什么是工作坊、工作坊的最终目的、为什么要用工作坊来培训幼儿教师以及工作坊活动的开展程序等几个方面做了专业细致的讲解;带领学员围绕“观察幼儿基本动作发展”开展了一次工作坊式的实作演练。苏教授与所有学员一起积极互动、共同行动,不断激发学员产生新的点子和想法,让学员对工作坊活动的内容、形式、组织及效果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感受与体验。
下午,巴蜀幼儿园课程研发部部长杨虹莉带领学员亲历了一次巴蜀幼儿园新入职教师的教研活动《儿童建构游戏——建构技能发展阶段与建构材料》。活动开始,杨老师带领新教师回顾了幼儿园活动区分享活动的情况,总结了老师们做得好的地方,同时也聚焦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接着,她帮助教师梳理了幼儿建构游戏的七个水平,让老师把自己当成儿童,利用提供的单元积木分组进行建构,然后在集体面前分享自己的作品,引导大家思考、质疑,进一步帮助教师厘清自己的困惑以及对这七种建构水平的认识理解。接着,每一个参与教研的老师分享了本次教研活动的体验与收获。杨老师向学员们展示了一个真实的三段式教研:活动前,调查了解,发放学习资料;活动中,聚集教育实践中的真实问题,引领教师展开积极的互动与思考;活动后,在实践中不断内化。整个教研活动不断引导参研教师和观摩学员诞生自己的精彩观念,也再次让大家接受了观念的洗礼:要运用儿童的视角去关注理解儿童的活动,根据儿童的需要支持儿童的活动。
一整天的学习活动,理论结合实际,让学员对教师工作坊有了全面深入的认识,为帮助学员成为自我导向的学习者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和技术支持。
自在创造 课程变革
25日上午,巴蜀幼儿园副园长李茜、巴蜀幼儿园课程研发部部长杨虹莉分别聚焦“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教师专业伦理”的话题与学员们展开了分享研讨。
首先,李茜园长的专题讲座——基于“自在创造”课程实践的教师专业与发展,重点解读了基于“自在创造”课程实践,立足“幸福.创造”文化认同下,“自主、自知、自觉、自省、自新善美专业的五自”教师的内涵,强调了“共同管理精神”对幼儿园管理创新模式的积极影响。接着,杨虹莉老师给学员们解读了《巴蜀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规范》的孕育与践行,明确了“什么是幼儿教师专业伦理规范”“幼儿教师专业伦理的价值与意义”以及“《巴蜀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规范》六大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
下午,巴蜀幼儿园的教师分别给学员们分享了“自在创造”课程理念下的项目教学:小班《饭菜香香》从生活课程中看到了教师对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与支持;中班《多彩的服装》从多元评价的方式中展示了幼儿审美能力、表征能力的充分发展;大班《重庆大剧院》聚焦儿童建构水平发展,从儿童的问题出发,不断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从巴幼的课程案例中,学员们感叹教师基于儿童视角,与孩子一起发现课程、经历课程,共同成长的课程变革。巴幼教师课程改革的精神感染着每一个学员,引领学员们一起开启对课程的关注、对儿童的关注,期待新的课程实践诞生!
重庆市教育评估院 重庆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
电话传真:023-67715619 电子邮箱:cqspgy@126.com
地址:重庆市江北区欧式一条街兴隆路20号 邮编:40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