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力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进一步发挥教育质量监测的导向作用,重庆市率先开展了中职学生职业能力测评工作。经过两年的探索与试点工作,在总结提炼前两年经验的基础上,重庆市开展了2015中职学校学生护理专业职业能力测评工作。本次测评工作体现了“三个强化、两个创新”:
一、三个强化
一是强化测评方案论证。为保障测评工作的科学有效性,市教育评估院依托北师大职成教研究所赵志群教授团队,在借鉴德国COMET能力模型的基础上对测评工具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建立了护理专业职业能力综合测试任务题库;同时成立了护理专业能力现场测评专家团队,对测评方案与测评标准进行充分论证,确立了实操项目范围,包括17项基础护理技术与4项专科护理技术。
二是强化测评过程指导。市教育评估院先后召开了全市中职学校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测评培训会与市级视导员培训会,对涉及的12个区县教委负责人、16所测评学校校长和专业部负责人、市级视导员等相关人员进行了系统培训,注重更新评估监测理念,熟悉测评操作流程;同时加强了测评准备过程指导,积极为各相关人员答疑解惑,确保测评准备工作到位。
三是强化测评现场视导。市教委高度重视本次测评工作开展,由副巡视员隗建勋带领市教委职成教处、市教育评估院等相关人员,对重庆市女子职中、重庆市护士学校、重庆市卫生技工学校、重庆市医药卫生学校等进行了现场巡视和指导。在无纸化测试阶段,市教育评估院选取16名市级视导员对所有监测学校进行定点视导,督查学校测评准备工作,指导学校按照测评流程完成护理专业学生测评任务。
二、两个创新
与以往两次职业教育质量监测相比较,2015年中职学校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测评工作不断创新,主要体现在:
一是创新信息化测评手段。本次测评实现了无纸化测评,数据采集、学生抽样、学生答卷、教师阅卷和数据清理分析等,均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全市16所中职学校共抽取了1320名学生参加了网上测试和问卷调查,克服了传统纸笔测试的弊端,同时也提高了质量监测的实效性。
二是创新现场实操测评方式。本次测评增加了现场实操抽测,将表现性评价纳入监测体系,形成了纸笔测试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质量监测方式。在现场实操阶段,来自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等单位的护理部主任,以及重庆市医药类高校护理专业教师等共12位专家组成了现场测评评委,从21项抽测范围中确定了3项实操项目,并分组对16所学校随机抽取的128名护理专业学生展开现场测评工作;同时得到了重庆市医药卫生学校的大力支持和各参评学校的有力配合,确保了现场测评的顺利完成。
通过本次测评工作的开展,各中职学校充分认识到质量监测的重要意义,对学校今后如何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学生能力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较强的导向性。目前正在进行测评数据处理和综合分析,形成中职护理专业质量监测报告,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为促进学校改进工作提供指导。
重庆市教育评估院 重庆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
电话传真:023-67715619 电子邮箱:cqspgy@126.com
地址:重庆市江北区欧式一条街兴隆路20号 邮编:40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