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9—30日,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第四届教育评价学术年会在湖南长沙举行,我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刘云生参加此次会议并做了题为《区域教育评价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的分享交流。
刘院长在报告中指出,办强办优基础教育,落脚点在促进全体学生高质量地全面发展,即每个学生都能各尽其能、五育并举地发展。针对学生发展面临的“一个学生都不能少”“一个发展面向都不能少”“一个潜能发展的机会都不能少”的难题,构建区域教育评价公共服务体系,为学生、教师、学校等提供关键支撑,是区域发挥评价牵引和赋能全体学生全面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
刘院长介绍,重庆市教育评估院在区域教育评价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探索:一是建设平台支撑体系,提供服务基座。主要包含建设教育评价大脑、丰富教育评价资源库、建立教育评价常模和提供教育评价智能服务等方面。二是建立全面监测体系,形成教育数字镜像。主要体现为监测主体更全:从“专业机构”走向“多元参与”; 监测内容更全:从“结果质量”走向“系统质量”; 监测形式更全:从“单一测试”走向“立体综合”; 监测渠道更全:从“有感监测”走向“无感监测”。三是建立重点评估体系,致力于学生全面发展中的关键能力评价。主要特点为无感采集表现性数据:从量变到质变中看关键能力;问卷采集印象性数据:从整体感知中看关键能力;测评采集潜在性数据:从复杂情境中看关键能力;灵活采集表白性数据:从内隐外显中看关键能力。四是建立卓越认证体系,鼓励学生尽其所能,各展所长,创造性发展。主要包含开设电子认证窗口、建立多元认证类型、开展多样形式认证和推动认证结果多态运用。五是建立全程启导体系,将启发引导贯穿到监测评估认证全过程,推动基于评价结果的微改进、深改革、强创造。
在大会总结环节,刘云生院长代表分论坛四,介绍区域教育评价改革研讨成果,总结了五大进展:一是价值重构—评价校准坐标,从 “育分” 向 “育人” 转变;二是技术赋能—评价激活数据,从“冷藏”向“活用”转变;三是机制创新—评价推动教改,从“单点突破”向“系统变革”转变;四是场景突破—评价拓展界面,从“单一领域”向“立体综合”转变;五是功能扩展—评价升级效用,从“增值评价”向“评价增值”转变。
针对当前教育评价改革,刘云生院长指出,当前教育评价往往陷入“全知全能”的神话,成为用既定标准衡量教育的“有限游戏”,却忽视了教育的无限可能性,并提出面对预知的、未知的世界,教育评价所能做的应是不断地生成:一是把评价当作起点作,而不是终点;二是把评价当作开放的过程的,而非封闭的实践;三是把评价当作创生,而不仅仅停留在评判,要积极寻找走向未来教育的卓越亮光。
刘云生院长认为教育评价在审慎确定目标、标准、所要的结果的同时,更要放眼预知世界、未知世界,在营造良好环境和评价文化上下功夫,留下更多启导、开放和创生的空间,有了这样的空间,当前的教育困境终将成为照亮前路的星火。
上一篇:无
重庆市教育评估院 重庆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
电话传真:023-67715619 电子邮箱:cqspgy@126.com
地址:重庆市江北区欧式一条街兴隆路20号 邮编:40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