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院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秉持“评价育人,美好未来”的理念和“尺正明信、和合共生”的院训,紧紧围绕“高质量教育评价体系建设年”主题,服务教育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加强党对教育评估事业的领导
1.深入贯彻落实党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找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市教育评价工作决策部署的着力点、关键点,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具体任务,扎实开展评估监测认证工作。
2.实施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制定《中共重庆市教育评估院总支部委员会关于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建好7个党支部,有序发展新党员。提高主题党日、“三会一课”、民主评议等党内政治生活质量。
3.切实抓好巡察整改工作。根据《市委教育工委关于巡察市教育评估院党总支(原党支部)的报告》和《中共重庆市教育评估院总支部委员会巡察整改方案》,完善巡察整改长效机制,落实巡察整改各项任务,做到“当下改、长久立、系统治”。
4.落实阳光评估正风肃纪。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探索建立重大评价项目审核机制,抓好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建立完善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防控机制。制定《阳光评估实施细则》,完善制度机制,补齐监管漏洞。深化拓展“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德、以案说责”警示教育,深入推进“以案改治理、以案改监管、以案改制度、以案改作风”。
二、建强教育评价队伍
5.打造教育评价骨干队伍。实施院内外结合的导师制,探索建立“1+1+N”教育评价人才培育机制。通过课题研究、专题学习、集中培训、项目驱动等方式,抓好全员教育评价能力建设,提升核心团队的战斗力。
6.建设教育评价专家池。成立教育评价专家委员会,负责专家遴选、项目咨询、报告审定等专业性工作。启动建设教育评价市外和国外专家库。
7.组建教育评价领衔专家群。制定《教育评价首席专家引进、使用和管理制度》,举办教育评价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组织召开教育评价专家大会。
三、搭建教育评价智慧平台
8.制定“教育评价脑”建设计划。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形成教育评价脑建设方案并着手建设。
9.升级评估监测认证系统。大力提升评估监测认证工作的智能化水平,基本建成集中统一、全面覆盖的教育评估监测认证系统,重点建设好教育督导评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系统。
10.推进“六库”建设。整合建设教育评价知识库、专家库、标准库、工具库、数据库、策略库等“六库”。重点选录国际国内教育及评价标准,发布教育及评价标准目录,推动《教育质量监测规程》成为地方标准,启动教育评价基础数据采集计划。
四、创新教育评价成果
11.推出引领性理论技术成果。启动第五代教育评价核心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制定方案并委托有关团队开展重点课题攻关。推出《新时代教育评估专家培训讲义》,出版首期《教育评价研究》辑刊,推动《教育评估与监测》刊物提质升级。
12.打造评价实践应用品牌。成立教育评价协同创新项目组,探索开展重大政策评估、素质教育质量保障示范校建设、职业教育课程和专业认证、师范类专业认证、学生立体评价、教师测评与教学述评、学校安全稳定测评等项目。
13.丰富教育咨政服务成果。建立2035教育政策研究机制,依据教育评价数据,形成系列有重大影响力的教育咨政报告,继续办好教育评估监测认证报告、要报和专报,参与重大教育政策研究与制定。
五、提升教育评价服务水平
14.扩大质量监测覆盖面。持续优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中职教育、家庭教育质量和家校共育工作监测,组织实施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推动普通高中质量监测试点,开展监测结果应用成效评价,强化跟踪培育和后续指导。
15.提升教育评估质量。承接做好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任期结束综合督导、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学校体育与美育工作评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县差异系数测算及满意度调查、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估、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高职新专业合格评估、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民办高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评估。
16.强化教育认证能力。开展好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探索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和专业认证,实施职业院校教学质量达标监测,持续推进中泰职教联盟国际化课程认证。
17.扎实推动教育评价改革。抓好教育评价改革。统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档升级高中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推进义务教育质量评价、高中教育质量评价。
18.持续完成教育部委托项目。实施好港澳与内地大中小学师生交流计划、内地与港澳姊妹学校评估、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等评估项目。
六、扩大教育评价开放合作
19.建立教育评价协同创新机制。推动建设内地与港澳教育评价联盟、成渝地区教育评价改革联盟、“一带一路”教育评价联盟和中国西部职业教育评估平台。
20.深化教育评价国际合作。积极推动与国际著名教育评价机构开展战略合作,举办教育评价国际在线峰会。
七、完善教育评价治理体系
21.优化评价组织架构。修订章程及其配套政策,创新行政学术双轨运行机制。创新推进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建立零距离联络机制,畅通与区县教委和基层学校的联络渠道。
22.完善评价项目管理。建立评估监测认证标识系统,构建国际实质等效的教育评估监测认证体系。创新评价项目管理机制,确保项目高质量实施。探索学术组织年度工作清单考核制度,充分发挥院学术组织作用。
23.加大宣传保障力度。建立教育评价结果发布制度、新闻通气制度。推动出台把评估院建设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教育评价机构的支持政策。
重庆市教育评估院 重庆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
电话传真:023-67715619 电子邮箱:cqspgy@126.com
地址:重庆市江北区欧式一条街兴隆路20号 邮编:40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