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监测结果 赋能教育改革——渝中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2021年11月12日,渝中区召开2020年重庆市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反馈会。区教委相关科室负责人,区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师训部门负责人及相关学科教研员,参加2020年质量监测样本学校负责人、分管德育、教学等工作的分管副校长,学校教导处、德育处等相关处室人员,责任督学约150人参加会议。区委教育工委委员、区教委副主任杨勇,区委教育工委委员、区教委副主任龚方德出席会议。会议通过腾讯会议或直播方式进行。
会议第一阶段,全体人员在线收看了由市教育评估院书记、院长刘云生反馈的全市监测结果。会议第二阶段,由万州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张志红督学对我区监测报告进行反馈。张督学就“道德品质、学业质量、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艺术审美、劳动素养”六个要素,从“测量、发展现状、影响发展的因素、经验共享与改进”四个维度,深入解读了我区监测结果报告,阐释了主要亮点和不足,提出了很好的改进建议。
陈建平督学对下一步学校监测结果报告研读和应用进行了工作布置。龚方德副主任就我区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提出要求:一是客观全面正确认识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意义和价值。教育质量监测是从国家制度层面建立健全教育评估监测机制的重要举措,我市开展质量监测工作已经十余年,从监测编制体系、数据分析水平、报告撰写质量都日趋成熟,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从历年的监测报告来看,数据详实可信,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二是深入研读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报告。我市从19年开始质量监测工作重心转入了监测结果的应用,国家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为所有的监测样本校提供了监测报告,监测报告图文并茂、数据丰富、对比直观、客观科学,信息量很大,值得深入挖掘。希望学校对报告进行深入研读,读懂报告、读懂数据、读出思路。三是强化对学校教育教学的整改。质量监测相当于病人“问诊、开处方”,监测是手段,改进才是目的。希望各校提高思想认识,拓宽工作思路,落实工作措施,找出短板,改进工作。让质量监测报告真正成为学校管理指南、教育教学指南、教师培训指南。为学校改进教育教学、促进内涵发展提供全面、精准、强大的支持,为教育改革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