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师范类专业认证
 单位概况
 单位介绍
 领导班子
 院长
 副院长
 副院长
 职能部门
 办公室
 教育评价数智中心
 基础教育评估所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评估所
 高等教育评估所
 教育质量监测中心
 教育综合评估所
 教育评价改革办公室
 学术组织
 教育部教育评价改革研究基地办公室
 重庆市基础教育评价研究中心
 重庆市家校社共育评估监测中心
 经合组织国际学校评价研究中心
 重庆市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质量监测中心
 重庆市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重庆市“一带一路”教育评价中心
 重庆市教师评价研究中心
 重庆市教育评估院学术委员会
 编辑部
 挂牌机构
 重庆市“一带一路”教育评价中心
 重庆职业技术教育质量监测中心
 重庆市家庭教育监测中心
 重庆市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经合组织国际学校评价研究中心
 联盟组织
 中泰职教联盟
 评估纪实
 历史回顾
 办公场景
 党建工作
 党建要闻
 党建动态
 党风廉政
 党纪学习
 主题教育
 党员活动
 教育评估
 基础教育评估
 职成教育评估
 高等教育评估
 综合教育评估
 教育认证
 高职专业认证
 高职课程认证
 国际课程认证
 民办学校认证
 教育监测
 学前教育质量监测
 基础教育质量监测
 职业教育质量监测
 高等教育质量监测
 家校共育质量监测
 学术研究
 研究动态
 要报·专报·报告
 教育评估与监测杂志
 标准建设
 成果展示
 成果宣传视频
 成果有关的论文全文(32篇)
 成果有关专著及教材的关键信息(16部)
 学术事务
 组织机构
 政策制度
 研讨交流
 合作交流
 国际合作交流
 港澳台合作交流
 云生分享
 资料下载
 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

重庆市2020年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发布

11月30日,重庆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发布《重庆市2020年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监测结果显示,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法治意识较高,相关学科素养较之前有显著进步,但是学生用眼习惯有待规范,家庭教育效能感较低,六成家长教育方式方法亟待科学化。

学生数学和英语素养进步显著,但用眼习惯有待规范

“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是一项国家教育评估监测制度,市级监测基本上每年举行一次。”重庆市教育评估院院长、重庆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主任刘云生介绍,重庆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以3年为一个周期,每年监测三个学科及领域。2020年监测内容包括数学、英语,以及相关领域和影响学生发展的教师教学、学校管理、家庭环境等相关因素。

2020年10月,重庆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在全市41个区县中抽取了584所小学和393所初中实施质量监测,对象涵盖29429名五年级学生、21595名九年级学生、89127名教师以及50762名样本学生的家长。

“监测结果显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面发展取得重要进展,教育高质量发展取得重要成效。”刘云生介绍,数据显示,学生法治意识明显增强,95.1%的五年级学生和97.3%的九年级学生懂得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道理。

学生数学、英语素养进步显著。五年级学生数学素养达到良好及优秀的比例为77.6%,九年级学生的这项比例为65.8%,两者分别比2017年增加5%和10.2%。五年级学生英语素养达到良好及优秀的比例为45.6%,九年级学生的这项比例为57.9%,两者分别比2017年高6.2%和9.7%。

“值得一提的是,监测结果显示,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艺术体育爱好广泛。”刘云生介绍,93.1%的五年级学生和85.4%的九年级学生有美术相关的爱好,超过8成的五年级和九年级学生有音乐相关的爱好,超过9成的五年级和九年级学生有体育相关的爱好。

“但是,学生身心健康值得更加关注,特别是学生用眼习惯有待规范。”刘云生称,通过监测发现,40%和60%的五年级和九年级学生有趴在桌子上、躺在床上,或者在开动的交通工具上看书的情况。

超九成家长对教师感到满意,教师身心健康有待重视

监测结果还显示,教师职业认同度高,96.1%、95.2%的小学、初中教师认为教师工作有重要价值,90.3%、88.4%的小学、初中教师喜欢教师工作。同时,师德师风整体良好,家长对教师的满意度较高,超过90%的五年级和九年级学生家长对语文、数学、英语教师及班主任感到满意。

教师对学校办学高度认可。95%以上的中小学教师认为学校办学思路清晰、办学目标定位准确,97%以上的中小学教师认为学校认真贯彻了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教育政策与法规,有实际效果。

但是,教师身心健康有待重视,其睡眠时长、体育锻炼不足,超过三成中小学教师经常加班,每日在校时间在11小时及以上的初中教师比例为32.6%。

家长育人观念明显改善,但教育方式方法亟待科学化

“通过本次监测,我们发现家长的育人观明显改善。”刘云生介绍,监测数据显示,超过九成的家长有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参与调查的家长普遍认为 “家庭教育对孩子有巨大影响”“家长必须以身作责、学习家庭教育方法”“家长和学校应该共同承担孩子的教育责任”。

“但是,家长家庭教育效能感较低。”刘云生表示,六成家长的家庭教育方式方法亟待科学化、没有掌握足够的养育孩子的知识与技能;一半家长不知道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正确、感到挫败;有三成家长抑制不住脾气,和家人在孩子教育方面的观点不一致,没有时间和精力照看孩子,和孩子沟通存在困难。

据了解,下一步,重庆市将进一步优化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建立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内容全覆盖,小学、初中、高中学段全覆盖,学生、教师、家长对象全覆盖的监测体系,全面把握学生学业质量、身心健康及变化情况,提升监测水平和质量。

同时,我市将进一步发挥好监测结果的作用,解读、反馈监测结果,指导区县、学校不断提高办学水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教育质量监测研究,围绕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为改进教育治理提供针对性政策建议及科学依据。

 

专家建议:

如何进一步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教育?中小学教师如何减压?家长该怎样提高家庭教育水平?针对重庆市2020年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反映出部分的问题,11月30日,重庆日报记者采访了我市部分教育专家。

市教科院体育教研员屈明:

确保体育健康教育量足质优,学生每天在校体育活动不少于1小时

学生用眼习惯不好,这个问题应该引起学校和家长的共度关注,同时各方积极行动,综合施策。首先,学校要为学生提供符合用眼卫生要求的学习环境,监督学生看书学习的姿势,严格落实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的制度,创造课间室外活动的条件,开齐开足开好体育健康课,不仅要确保“量”,而且要提升“质”,确保学生每天在校体育活动不少于1小时。其次,家长要做好孩子用眼习惯监督,多做亲子运动,培养孩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减少不必要的焦虑。此外,要破除分数唯一的评价标准,坚持多一把尺子评价,坚持多一些标准评价,真正将“减负提质”落到实处。

重庆七中校长冉孟凯:

建立教师身心健康动态监测和干预机制

中小学教师身心健康问题不容忽视,要建立教师身心健康动态监测机制和干预机制,定期监测教师的职业压力、主观幸福感、职业倦怠等,借助专业机构、专业志愿组织等及时开展心理辅导与调适,为学校相关工作改进和教师个人自我提升提供支持。同时,中小学校应民主管理,科学评价,减轻教师不合理的工作负担,为教师成长搭建多样化平台,激励教师自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坚守立德树人初心、担当教书育人使命。

重庆市巴蜀小学校长马宏:

解决家长“三不”问题需要多管齐下

从监测结果来看,家长教育子女普遍存在“三不”问题,即,投入孩子教育不遗余力、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不多、普遍感到家庭教育效果不佳。要解决这“三不”问题,一是家长要把家庭教育当作必修课去学习,掌握教育子女的多种方法,并结合自己孩子的实际加以运用;二是学校要办好家长学校,把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作为重点进行培训;三是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建立家庭、学校、社会共育机制上下功夫,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家校社共育评估监测,有针对性地促进教育问题逐步解决,可培养一批家庭教育指导师,协助家长抓好子女教育。


重庆市教育评估院 重庆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

电话传真:023-67715619 电子邮箱:cqspgy@126.com

地址:重庆市江北区欧式一条街兴隆路20号 邮编:40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