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区2019年重庆市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反馈会召开
2021年4月19日,渝中区召开2019年重庆市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反馈会。重庆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助理研究员万君、奉节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毕宜斌对渝中区监测报告进行了反馈。渝中区委教育工委委员、区教委副主任龚方德出席会议,区教委相关科室负责人、区教师进修学院学科教研员、义教阶段学校责任督学、参测样本校分管校长及主任共7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区教委三级调研员、专职督学陈建平主持。
会上,万君助理研究员详细介绍了全市2019年质量监测总体情况,与会人员全面了解了全市质量监测的背景意义、工作成绩和应用要求,学习了“解读报告、专项调研、分析原因、制定措施、阶段反思”五步结果应用模式。毕宜斌督学就“品德素养、学业质量、身心发展、劳动素养”四个要素,从“测量、发展现状、影响发展的因素、经验共享与改进”四个维度,深入解读了渝中区监测结果报告,阐释了主要亮点和不足,提出了很好的改进建议。
龚方德副主任对重庆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组织专家到渝中区解读反馈监测报告表示欢迎和感谢,并就渝中区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提出要求:一是充分认识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重大意义。教育质量监测是从国家制度层面建立健全教育评估监测机制的重要举措,是服务于党和国家教育决策的重要依据;是坚持“立德树人”教育观的现实要求;是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破除“五唯”顽瘴痼疾的重要突破口。二是深入研读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报告。市里将义务质量监测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撰写的监测报告图文并茂、数据丰富、对比直观、客观科学,信息量很大,值得深入挖掘。“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国家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希望大家不要辜负上级部门的期望,未雨绸缪,读懂报告、读懂数据、读出思路。三是扎实开展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的应用。质量监测相当于病人“问诊、开处方”,监测是手段,改进才是目的。渝中区的数据有喜有忧,希望各校提高政治站位,认真落实工作措施,对照问题下功夫进行整改,努力探究解决办法,分工落实。让质量监测报告真正成为学校管理指南、教育教学指南、教师培训指南。为学校改进教育教学、促进内涵发展提供全面、精准、强大的支持,为教育改革赋能。
会议还通报了渝中区参加2019年“重庆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专题研究案例”及“重庆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优秀经验”征集及评选活动获奖名单。